湘潭是历史存留在现实的一个梦幻,是时光凝结在江畔的一个故乡……江畔、梦幻的故乡,是湘江这条“母亲河”留给我们美妙的存想和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在我们脑海中烙下的不灭记忆。
湘潭人恃水而居,湘潭城因水而兴。从“刳木为舟,剡木为辑”,到“岸帆樯檥,集连二十里,尘市日增,蔚为都会”,到为这座城市荣获“小南京”、“金湘潭”之称,流趟着的江水见证了湘潭水运在湘江之旁缔造和繁华了这个城市;从江畔第一座工厂的树起,到水运为湘潭年运送工业原料上千万吨,人们又见证了湘潭水运在工业化的历史时期,为这里的发展所做的贡献。
湘潭位于湘江下游,东经112°47’28”,北纬27°47’4”。水路上距株洲37公里,下距长沙47公里,境内上自马家河下至易家湾的42公里的湘江水域,水流平缓,最宽达1300米。顺江北去220公里到城陵矶入长江,可东达上海,西去重庆。
湘潭港位于湘江下游,是湖南省三大港口之一;港区全长42公里,港区岸线62000米。湘潭港有五大港区分别为九华港区、铁牛埠港区、易俗河港区、河西港区、易家湾港区等55个泊位,其中已建成1000吨级泊位17个,500吨级泊位7个,最大靠泊能力2000吨级,主要货种为钢材、铁矿石、煤、木材、粮食。
说到湘潭传统的水运行业,可能湘潭人都会第一时间想到这个地方——杨梅洲!小时候潭通通的家就在杨梅洲的对岸,所以关于童年最深刻的印象,便是爸爸带着潭通通,看对岸杨梅洲的船只来来往往。
船舶修造工业的历史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结束了自鸦片战争以来近百年的战乱,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水路运输的繁荣,推动了船舶修造工业的兴盛。1950年湘潭市进行了手工业登记时,注册造船的厂家多达49家,资本金总额为65451元(新币、下同),分别比建国前提高1.23倍和2.6倍。而当时杨梅洲的各船厂总资本金为61882元,占全市的94.1%。
湘潭是一座传统的老工业城市,“八大厂矿”曾享誉国内外。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我市的传统工业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其遗留下来的工厂、设施怎么样了呢?今天潭通通将探秘童年的对岸——湘潭船舶厂。
初进湘潭船舶厂,两边的行道树便告诉我们,这是个有故事的工厂。
湘潭船舶厂始建于1853年,据新版《湘潭市志》载:咸丰三年(1853),曾国藩办团练,在湘潭杨梅洲办船厂,制造非机动船。之后逐渐发展壮大,成为湖南首家能够建造客轮的企业。
解放后,造船工人组织生产合作社,1958年,湖南省航运局接收造船社改为造船厂,1964年与市船舶厂合并,成立湘潭船舶厂。七八十年代达到鼎盛,拥有员工1千多人,年造船40余艘,与长沙船舶厂、常德船舶厂、益阳船舶厂并列为湖南四大船舶厂。
湘潭船舶厂占地187亩,大家可以看到,厂区内保留了大量的造船厂房、设备和未完工船只。
但市场经济的运行,推动了水路交通企事业的重大转变:铁路、公路的快速发展,以其快捷便利的优势使大量货源和客源分流而弃水走陆;不断涌现和增加的民运船舶以其灵活价格和优质服务的优势蚕食了货源市场;逐年增加的以“挂靠”“承包”方式的个体制作户挤占了船舶修造和金属构件的订单市场。
而公营企业无法摆脱几十年来承担的社会职能,在价格上与民营经济形成了反差,随着市场经济运行的进程,逐渐改变了水路交通的经济结构,推动了水路交通企业由高峰向低迷的转变。
全省四大船舶支柱工业之一的湘潭船舶厂为满足生产能力的需要,于1994年由企业申请并经主管机关批准,脱离交通系统转入湘潭市化工系统序列,旨在借助化工行业主管机关的行政协调,争取承接化工企业不断更新的非标准设备或压力容器制造的订单,以弥补日益减少的船舶修造订单。
由于是以销定产的企业,湘潭船舶厂的命脉全部掌握在订单承接的多少上,故其生产经营状况极不稳定,更多的年份是缺米下锅,而且在工业生产总值不断上升的同时,原材料成本也成几何级数上升,几十年来特定的地理环境而必须承担的社会职能所形成的庞大非生产人员队伍,消耗了企业的全部销售利润和所提取的自有资金而逐年亏损,多年来企业已缺乏更新改造或调整产品结构的经济实力,长年亏损已基本断绝了资金链而无法维持简单再生产,于2003年申请进入破产程序,整体产权由外籍华人收购后注册“湖南翔鹏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职工身份全部退出。
湘潭水运的未来
长沙湘江航电枢纽工程的建成,把湘江长株潭三市间128公里航道,提升至通行2000吨级船舶的江海直达高速航道,相当于把长江岸线延伸至湖南腹地,长株潭城市群将成为全国独一无二的库区城市群。湘潭水运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因投资省、运能大、占地少、公害小、能耗低等低碳特性,将在我市“两型”社会建设进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通讯员:郑卫丰
关注
更多动态